创新模式
大量警力投入一线
石林景区位置特殊、地形复杂,景区内有87个主要景点,59.2%为开放式景区,其中不乏冷僻幽静、崎岖险峻之处。景区内还有一个自然村,辖区治安环境管理难度极大,警力严重不足。
近年来,石林县公安局在公安工作基础建设中,做出了做大、做强、做活派出所的重要决策,把60%的警力和90%的协警投放到派出所,确保85%的警力投向一线实战单位,让派出所这一基层战斗实体成为公安资源配置的主要平台。同时,对派出所所长进一步放权,特别是让石林风景区派出所所长明确享有组建班子、选择骨干、指挥管理、资源调配、考核奖惩等一系列权力。
风景区派出所总结多年防控维稳的成功经验,推出了“囤警路面,积极防控”的新型警务模式。“以动制动”突出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警察巡逻盘查的职能作用,主动盘查,面对面与犯罪分子进行较量,大大提高了路面见警率和现场处置能力;在部分地形险峻、偏僻冷清的景点,民警着便装进行守点,形成对违法犯罪的强大震慑力。
此外,科技强警也是石林县公安局的又一重要手段。近年来,石林县共投资3800万元,建成了景区动态网络监控系统,107个监控探头、30个语音广播和避雷塔、避雷带等设施基本覆盖全景区。
重拳出击
警民携手巩固治安
圭山地区是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每年吸引着近3万名游客到这里参观。为强化辖区治安,圭山派出所率先成立护村队,形成了农村治安巡逻防控工作网。景区优美的环境、安定和谐的氛围,得到了中外游客的高度赞扬。同时,长湖派出所也依靠“群防群治”体系,创造了6个月无刑事警情的骄人成绩。
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石林县公安局多次组织警力对容易滋生犯罪的宾馆、饭店、娱乐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摧毁性打击。同时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通过大整治、大检查、大化解、大防控的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剿隐患”、“反盗抢”、“攻大案”三大战役。全体民警打破警种限制、集中优势警力、充分发动群众、运用科技手段,在最短时间内一举侦破了4大要案。极大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也打出了人民警察的警威与声威,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树立品牌
民警成为景区新名片
不顾个人安危,徒手和持刀歹徒搏斗的民警刘子宏;从警16年破获一系列重大要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被授予“严打斗争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的刑侦大队长李润桥;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阿黑警察”的姜忠敏……在长期实践中,石林彝族自治县公安局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奖惩机制,培养了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精干的先进典型,树立了石林公安的新品牌。
在大力奖励先进、树立典型的同时,石林县公安局也制定了“后进民警标准”,督促大家向先进民警看齐。同时,为规范民警的日常执法行为,在中外游客面前展现良好的警察风范,今年4月份,石林县公安局还专门聘请了武警教官,集中全局民警开展队列和礼仪礼节培训。
目前,石林县公安局拥有全市公安系统首个外语人才信息库,聘请了20名世界主要语言及小语种专家级人才,不仅储备了丰富的外语信息资源,还为民警学习外语、适应工作需要提供了良好平台。景区派出所民警如今除了流利的普通话外,还能用外语和游客交流,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