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后,丰老的后人也遭遇相似经历:放置在陕西南路丰子恺旧居的三册民国时期《护生画集》、六册再版《护生画集》、幼女丰一吟的书法真迹以及几十套样品书签不翼而飞。三楼空荡荡的玻璃展柜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封“灵魂讣告”。丰老的外孙杨子耘希望能感化一时的犯浑者,“外公曾说过,"爱我画的人都是好人。"
样品书签也会被人顺手牵羊
陕西南路39弄93号一幢闹中取静的西班牙式连体别墅,是著名画家、翻译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最后定居且居住时间最久的地方,因二楼阳台有东南、西南两扇天窗,丰老为之取名为“日月楼”。1975年丰老去世后,家人陆续搬出日月楼。2008年,丰老的后人重新置换回二、三楼的租赁权,修旧如旧。2010年起,日月楼以民办博物馆的方式对外免费开放,成为“民办公助”的典范。
日月楼每周开放5天,由丰老的后人负责打理、看管。昨天上午,记者在日月楼的篱笆外按响门铃,丰老的外孙媳妇乐岚女士为记者开了门。
昨天正逢丰老的外孙杨子耘先生值班,他指着挂在二楼墙上的全家福告诉青年报记者,“外公有七个子女,第三代人更多,一人值一天班,一天有两人值班。”
在六月初的某个开放日,丰老后人发现,原本陈列在三楼玻璃展柜内的三册《护生画集》不翼而飞。“玻璃展柜原本是用硅胶黏牢的,展柜上了锁,结果被人强行掰开,可能是用小刀割开的。”杨先生带青年报记者来到三楼,介绍道:“这三册《护生画集》是民国时期的版本。”相比一千多元的经济价值,它们的收藏价值更是无与伦比。
这已不是日月楼第一次遭窃。除了三册民国版本的《护生画集》,原本放在小圆桌上的一套价值108元的现代版本《护生画集》(共6册)、挂在隔壁房间墙壁上的幼女丰一吟书法真迹也不见了,就连几十套区区5元钱的样品书签也被人顺手牵羊。
希望“灵魂讣告”感化犯浑者
民国版本《护生画集》失踪后,玻璃展柜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封“灵魂讣告”。竖行字体,从右向左,由上至下,细细读来颇耐人寻味:“……大凡来旧居参观者,登上三楼护生画集史料室,系为了探究人生的究竟,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满足"人生欲"的……”
杨先生告诉青年报记者,三楼为游客提供了互动平台,让游客坐着看书赏字,“因此并没有派人在三楼看管,不愿打扰游客的自由空间。”而此番失窃后,丰家尚没报警。“日月楼宣传的是外公的作品和思想,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窃画人。”
杨先生强调,事实上,偷窃行为只是极小概率的事件,家人对大部分游客心怀感激,“大家参观时很文明,以前还有个游客给了我们500元不留名。我们怀着开放的心态迎接游客,没安装监控探头,也没有设置一米线拒游客于线外。”而此次之所以选择发布“灵魂讣告”,是受到丰老的启发,“外公曾说过,"爱丰子恺我画的人都是好人"。”
不过,为了杜绝失窃现象再次发生,丰老后人不得不考虑向文物局提交申请安装监控探头。“等安保设施完善后,我们会考虑把外公的手迹等更多更具价值的物品展示出来。”杨先生说。
[新闻延伸]
如何爱护民办艺术场馆?
“我们怀着开放的心态迎接游客,没安装监控探头,也没有设置一米线拒游客于线外。而此次之所以选择发布“灵魂讣告”,是受到丰老的启发,外公曾说过,"爱丰子恺我画的人都是好人"。”
志愿者帮忙
丰子恺旧居面积不足80平米,分成两层楼,平日由丰老后人和志愿者共同看管,热心地为游客解说。丰老后人几次三番向志愿者表示感激:“有大学生,有白领,他们都很热情,。”有时,上海本地的游客在离开时,会自告奋勇当志愿者,丰老后人表示好意心领了,但日月楼面积有限,并不需要过多看管人员,“我们不想让游客产生被监视的拘束感。”
相比志愿者,日月楼更需要专业维修人员的帮助。近年来,凡是电器用品坏了,都是由丰老的外孙宋雪君修理,而宋先生今年已66岁了,修理电线电路时力不从心。“叫修理工上门动辄上百元,我能坚持就坚持吧。”宋先生表示。
政府扶持
据丰老的外孙宋雪君先生介绍,入夏以来,日月楼每月开销在6000到7000元之间,“主要是用电厉害,二楼空调一直开着。”
作为“民办公助”的典型代表,丰子恺旧居在去年和前年均得到了政府补贴。青年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上海围绕“资金扶持”和“业务能力提升”两大核心内容,曾推出过1000万元“民办博物馆扶持资金”。
除了依靠政府支持,民办艺术场馆也在谋求自力更生的途径。以丰子恺旧居为例,宋先生介绍:“我们还卖一些丰子恺绘画、书籍、衍生纪念品,也能获得一定收入。因此,维持日月楼开放的难度并不大。”
公众支持
有了足够的资金和人手,并不意味着民办艺术场馆就能发展得一帆风顺。如果没有社区、邻里的支持,民办艺术场馆的生存将艰难许多。
作为少数开设在居民住宅区的民办艺术场馆,丰子恺旧居开放之初,曾被质疑将影响楼内其他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今几年过去了,当青年报记者跟随游客们一同探访时,从按下门铃到上二楼,期间大家都轻手轻脚的,没人在楼道公用区域大肆喧哗,也没人冒闯私人房屋。
宋雪君先生坦言,起初确实有邻居反映受到了打扰,后来我们多加留意,尽量不扰民,“取得了邻里的支持后,现在大家的关系缓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