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性侵看"屡屡出故障"的视频监控
如今,恐怕稍稍关注时政与安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要说安防系统的搭建,那么监控摄像机绝对是无比重要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随便说出监控系统的重要性,那么甚至可以用滔滔不绝来形容。当然,我们同样也清楚,但凡出现什么治安事件或者是一些官民冲突,那么视频监控十有八九也是指望不上的。于是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条结论--越重要的安防设备,在越重要的时刻,往往是用不上的。
首先我们来看这些天震惊全国的20天8起校园性侵案。随着小学校长带学生开房事件爆出之后,类似的事情竟然像雨后春笋般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迹象,相似的问题接连曝出,瞬间颠覆了我们对这个曾经在我们心目中神圣位置的一切理解。其实对于这几起校园性侵案,有些案件是发生在校园外的,如果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校园的安全管理漏洞确实有失偏颇。然而,那些发生在校园内部的不良事件如果再能脱离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追责的话,那么就有些勉强了。
或许,我们可以把如此丑陋的事件发生在"监控看不到"的校园里,定义为内部人士熟知安防漏洞来搪塞。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至少这也暴露出了校园在安防管理,尤其是视频监控管理上的漏洞存在。毕竟对于孩子的安全来说,这里没有校内校外,没有熟悉与不熟悉,只要侵害儿童安全的人都可以用"坏人"来形容。那么如果这样来定义的话,内部人员熟悉安防措施所以就可以存在"安防漏洞"的理念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毕竟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避免来自校内的危险。
那么,这些问题的核心在哪里呢?除了监督与管理的缺失,恐怕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安防系统对于内部危险的无力。而这恐怕也是当前许多单位安防系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的依靠监控或者其它安防设备来弥补无疑是吹毛求疵的,责任心与制度的监管才是最大的核心。这个监管既包括对人也包括对物。
拿什么修理"故障的监控"
既然提到通过监管来约束设备的应用,我们就接着来聊聊视频监控的应用了。如果比起来校园的隐秘,那么一些公共场所的监控设置绝对要到位的多。不过,这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帮助,因为每次最重要的那个监控摄像机,它注定是坏的。久而久之,"监控故障"也就很荣幸的和"临时工"这个概念共享"娱乐词汇"之首了。
这些监控能否真的发挥作用?(图片选择高桥镇小学网)
每每遇到一些有争议的事件时,我们八成都会被"监控故障"这个词浇一盆冰冰的冷水。而被泼了无数次之后,对于类似的解释我们也被这种低劣的愚弄方式摧残的释然了。不过,我们是否有人在心底发问:这个监控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出现故障?我们可不可以解释为正是因为这个设备的故障所以导致了一些悲剧事件的发生,或者让一些法律责任无法定性?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是系统值守人的玩忽职守,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向其追究设备故障所造成扩大损失的一切责任?
看到这儿,可能不少的朋友会不屑的笑笑--怎么可能呢,现在没有人去约束他们,这种问题最终就会不了了之,因为没有让他们负相关责任的约定…于是,根本问题就出现了:正是因为这种管理上的约束缺失,最终使这个安全管理的附属品却成为很多时候推脱责任的主要载体。
试想,作为一个技术上有着严格国家标准验证的安防产品,如果能够更加规范的推出应用标准、使用准则,明确故障要多久之内处理;监控要达到什么标准···那么,即使它不具备完善的法律效应,但是至少在约束甚至参考上,也不至于让"监控故障"成为对于失职问题毫发无伤的挡箭牌。
制度完善远比设备完善更关键
从此前的颐和园望柱头丢失事件,到故宫的盗宝事件,再到一些城市因为监控问题的疏忽而造成的大事故,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的呼吁建立完善的监控应用规范。尤其随着近来每每发生争议事件的时候,"监控故障"都会成为让事情不了了之的托词,也更显示出建立监控使用规范的一个重要性。
监控应用需要明确规范(图片来源武侯区教育网)
当然,作为一个对于安全管理辅助设备的约束性规范,我们不可能指望它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从根源上去抹平安防漏洞的存在。但是至少,它能够从根源上去遏制一些因为应用疏忽导致的一些意外事件的出现,或者不让它成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再退一步讲,即使上面我们所期待的效应都不明显的话,那么至少也是安防设备在应用上的一个进步,一个让安防设备发挥更多作用的必经阶段。
如今,我们身边的设备其实已经足够的先进,但是任何先进的设备都不可能彻底消除危险的存在,反而有时候却成为我们疏忽大意的根源。因此,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尽可能的避免悲剧的发生,既然设备的完善程度已经几乎发挥极致,那么不如就让更加强劲的约束来弥补意识上的不足。